安徽休宁:鼓迎新春 龙腾状元城******徽州右龙板凳龙表演。 姜不辣 摄
得胜鼓表演。 姜不辣 摄
得胜鼓巡游踩街。 姜不辣 摄
2月1日,农历正月十一晚,“中国状元县”——休宁举办“鼓迎新春龙腾状元城”传统民俗表演活动。
在当晚的活动中,从该县各地选调的四支传统民俗表演队伍,分别从县城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同时出发进行巡游表演。
板板相连的国家级非遗项目徽州(右龙)板凳龙蔚为壮观,红色的“龙珠”在夜空中飞腾跳跃,蜿蜒腾挪,象征着红红火火的美好生活。节节紧扣的百米长龙,需要所有表演者共同协作、默契配合,才能呈现“聚似一团火,散是满天星”的壮观场面,充分体现了团结奋斗的精神,让观众啧啧称赞。
“咚咚嚓嚓,咚咚嚓嚓……”行进中表演的得胜鼓,在“得胜鼓”巨幅旗幡的引领下,场面壮阔,阵容威武,步伐齐整,气势昂扬,节奏铿锵。这项已有千年历史的省级非遗项目民俗表演活动,既展现了休宁人民走进新时代的喜悦之情,又表达了休宁人民奋进新征程的豪迈之志。
鼓迎新春催奋进,龙腾古城闹新春。新春佳节之际,举办此次民俗表演活动,不仅展示了非遗技艺之美,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也敲响了新春新福音,舞出了新春新气象。(谷庆江)
立春,一起向未来****** 作者:刘文嘉 天上春来谁报人,江山气象一时新。 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2月4日晚在北京开幕,恰逢中国的立春节气。此刻,不知有多少团聚的家庭围炉夜话,不知有多少重逢的朋友畅叙别情。划破夜空的奥运焰火、令人惊叹的开幕盛况,又将给多少人留下终生难忘的“年味”? 我们听到了中国与世界的文化共鸣。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舞蹈绘出的水墨长卷、千人击缶的壮观场景,曾让世界惊叹中国文化的风采独具;此刻,简约、安全、精彩的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传递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强烈信念,又让世界看到了中国文化的开放包容。当奥林匹克遇上中国年,当开幕式倒计时仪式遇上二十四节气,当“希腊三圣”的哲学遇上孔孟老庄的智慧,人们惊讶地发现,这二者之间竟能产生如此强烈的共鸣。立春中的冬奥会开幕式,不就是一幅“美美与共”的图景吗? 我们看到了传统与现代的水乳交融。 一朵雪花,从1924年的法国夏蒙尼飘到2022年的中国北京,穿起了近百年冬奥会历史;不同年代的竞技镜头,由黑白影像变换为3D场景,折射出人类现代化历程—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及其先导片传递出了强烈的“由历史向未来”的观感。它不再是一场一般意义上的大型文艺表演,而是以科技的力量、创新的方法,创造出丰富的观看体验、饱满的艺术效果,最终将中国梦与世界梦交汇在一起。它向我们提供了这样的启示:具有深厚历史与文化自信的民族,也一定奔涌着创新、开放的活力! 我们感受到了竞技体育与经济社会的此呼彼应。 新冠肺炎疫情之下,世界普遍呼唤奥林匹克盛会的到来,因为后者代表着克难攻坚的精神、寄托着同舟共济的热望、凝聚着命运与共的信念。而推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让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更加强劲,一直是中国奉行的政策,更是中国务实的行动。的确,奥林匹克精神主张超越政治分歧、种族隔阂、文化差异,面向未来凝聚起人类的力量,这不就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精髓吗?“更快”“更高”“更强”最终是为了“更团结”,这不正是倡导天下大同、民胞物与的中国文化的主张吗? 在中国,立春,为二十四节气之首。立,是“开始”“发端”之意;春,代表万物复苏、草木萌发,意味着新的四时轮回已开启。立春中拉开大幕的冬奥盛会,是一种象征,也饱含着期待:冰雪运动日新月异、奥林匹克运动蒸蒸日上、中国华章日新、世界未来可期。一起向未来,就让我们从立春之日出发! 《光明日报》( 2022年02月05日 05版)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 [责编:天天中] 阅读剩余全文() ![]() 云顶彩票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