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信息安全产业发展白皮书(2021-2022)》发布:2021年市场增长率达32.94%******
光明网讯(记者 李政葳 刘昊)在1月9日举行的2022年中国工业信息安全大会上,《中国工业信息安全产业发展白皮书(2021-2022)》发布。文中显示,2021年我国工业信息安全产业规模达168.43亿元,市场增长率达32.94%。
“其中,工业互联网安全产业规模为75.7亿元,较2020年增长39.96%。在政策加持、技术创新、需求升级等多因素综合推动下,我国工业信息安全产业将继续保持高景气度。”国家工信安全中心副主任、工业信息安全产业发展联盟秘书长郝志强说。
大会以“数智转型,安全发展”为主题,由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国家工信安全中心”)、工业信息安全产业发展联盟主办。
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管理局局长隋静表示,面对日益复杂严峻的工业领域网络安全新形势、新挑战,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管理局全面提升工业领域网络安全保障能力:一是加快出台工业互联网安全分类分级管理政策文件,加快编制新形势下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安全防护指南,健全工业领域网络安全标准体系;二是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企业网络安全分类分级管理,加强工控产品安全漏洞管理,督促企业落实网络安全主体责任;三是持续建设完善工业互联网安全监测服务体系,持续组织开展工业互联网安全实网攻防演练;四是大力推动网络安全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强网络安全技术攻关和试点示范,探索开展工业领域网络安全保险服务。
国家工信安全中心党委书记、副主任蒋艳表示,要对标对表“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战略部署,做深做实工业领域网络与数据安全能力现代化建设,持续打造技术先进、链条完整的综合安全保障体系。
“工业互联网防护体系的构建需要基于密码技术。在应用层面,我国应以区块链为牵引,构建自主创新、国际一流的工业互联网数据服务平台,为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赋能。”围绕“密码技术与工业互联网安全”主题,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小云表示,我国亟需抢先制定物联网、车联网、工控、国产操作系统等密码协议标准与技术规范:一方面以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赋能数据安全和数据治理;另一方面培养更多高水平的解决密码安全的复合型人才,加速推进工业数字化转型。
其间,国家工信安全中心与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中控技术、飞腾信息、深信服、上海观安和微步在线等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将深化各方在政策研究、标准制定、技术研发、科研创新、产业促进、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启动信创安全“久安计划”,聚焦信创安全综合能力提升、基础共性安全技术研究、安全生态环境服务等多个方面。
此外,国家工信安全中心检查评估所副所长于盟发布《工业防火墙横向比对研究报告》;国家工信安全中心检查评估所副所长孙军发布最新安全产品网联汽车2C安全风险检测工具箱;国家工信安全中心办公室主任、工业信息安全产业发展联盟常务秘书长于志成对工业信息安全产业发展联盟2022年度工作进行总结。
据了解,工业信息安全产业发展联盟积极开展相关领域评比、选拔工作:评选出15家年度联盟优秀成员单位,11份工业信息安全优秀应用案例,10篇中国工业信息安全大会征文活动获奖论文,4家首批车联网服务平台安全能力测试评价“星级平台名录”。
国是访问 |美国前气候变化特使:应对全球气候问题,需要美中达成共识的能力******
文/夏宾
今年联合国气候大会在埃及沙姆沙伊赫举行期间,中美两国领导人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会晤,外界期待此次面对面的交流能为双方在气候领域合作释放积极信号。
美国前气候变化特使、威廉与佛洛拉·休利特基金会环境项目主任乔纳森·潘兴在线上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直言:毫无疑问,如果美国和中国不能在气候领域上相向而行、采取行动,我们就无法解决这一全球性问题,双方应携手继续合作、向前迈进,而这就需要美中两国达成共识的能力。
“最重要的是达成行动的协议”
“但我不认为在合作过程中,美中两国会做同样的事情,因为两国有不同的制度、不同的优先事项,排放本身也来自经济领域的不同部分,但最重要的是达成行动的协议,然后迅速落实。”潘兴说。
谈及如何平衡能源转型和实现经济增长,潘兴表示,各国都希望有足够的能源供应来实现经济增长,确保运输、热力、电力等基础设施运转良好。具体来看,在能源供应方面,75年前美国还远没有达到今天的水平,50年前中国也还远没有达到今天的水平,但两国现在都为其公民、企业提供了用电机会。尽管目前两国能源用量仍在增长,但获取能源已不再是两国的优先事项。
“能源的高效使用”
他进一步称,目前需要思考的问题关乎“能源的高效使用”,也关乎“国家发展经济、创造财富方式的转变”,中国在发展道路上处于一个和美国不同的位置,中国在保证能正常获取能源的情况下,传统的基础设施不用全部替换,但也正在寻找一种与过去不同的经济增长模式,核心就在于同样追求增长,但消耗的能源却要少得多。
“未来不是过去。”潘兴称,中国的发展已将环境作为一个新的考量因素加入其中,中国领导人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也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促使各方思考循环社会和循环经济的结构,对空气质量、水质量、建筑环境和自然环境质量给予了更高的重视。
“在某种程度上,当我们在分析我们想要什么样的能源系统时,也会把环境纳入考量之中。”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 [责编:天天中] 阅读剩余全文() ![]() 云顶彩票地图 |